石河子市是新疆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,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,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。
目前拥有碳基、铝基、硅基、能源、纺织服装、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。以工业总产值计,百亿级别的产业是新材料、能源产业,十亿级别产业包括纺织服装产业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(营收计算)等产业。
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装备水平最好、顶级规模的棉纺织产业基地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牌“中国棉纺织名城”。
传统产业,像农业里的棉花、番茄,工业里化工(以天山集团为代表)、纺织,一直很稳定,现在开始全力发展新能源(光伏、风电)和物流(中欧班列节点),在加入乌鲁木齐都市圈后,石河子和周边城市能一起整合资源,优势互补,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良好。
同时,石河子市是新疆的交通枢纽城市,也是新疆通用航空公司的总部驻地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了国产民用飞机制造企业入驻,形成产业集群。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鸿雁大型无人机量产,预计2025年交付32架。
食品产业也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。目前,已有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如北京燕京啤酒、山东张裕葡萄酒、台湾康师傅、台湾旺旺食品等在石河子扎根。通过建立“合作社+基地+电商”的创新模式,这一些企业不仅推动了石河子食品产业的发展,在当地建立了稳固的生产加工基地。
石河子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,冬季长而严寒,夏季短而炎热。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,平均气温25.1℃~26.1℃。冬夏温差大,年平均气温8.1℃。
石河子大学入选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(一流学科)建设高校。入选教育部“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”、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。
截止2024年9月30日,学校有专任教师1775人、外聘教师673人。具有研究生学历(硕士和博士)的专任教师占比96.68%。目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,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78人。
教育部确定由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,华中科技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,重庆大学、江南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华南农业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。
学校对全国31个省(市、区)招生,现有在校学生32721人,其中普通本科生23229人、普通专科生516人,硕士、博士研究生8493人,留学生483人。
主校区为石河子校区,位于石河子市,拥有图书馆、体育馆、游泳馆、田径馆、会堂、博物馆等建筑。
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一流学科,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国家重点学科,农业经管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,化学工程与技术、农业工程入选部省合建学科群。此外,临床医学、农业科学、化学、植物与动物科学、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环境 / 生态学7 个学科还进入了 ESI 全球前 1% 。
化学化工学院建成了化工领域完善的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培养体系,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,化学工程与工艺、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专业。拥有国家级“西部地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”虚拟教研室。
从2010年开始与华东理工大学通过“1+2+1”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,学生在前一年在石河子大学打基础,中间两年到华东理工大学接受专业教育和科研训练,最后一年回校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。表现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获得推免资格,立即进入对口支援高校攻读硕士学位。
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,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毕业生大多在化工、炼油、冶金、能源、轻工、医药、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、技术开发、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,整体就业率从始至终保持在 95% 以上 ,约 60% 的毕业生进入中石油、新疆天业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。
农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,毕业生可在农业、园林、畜牧等领域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、推广与开发、经营与管理、教学与科研等工作,就业率达到了 90.04%,作为 “卓越农林人才计划” 支持的专业,其考研保送率高于普通专业,考研率达到 34.87%。
临床医学专业是石河子大学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聚焦新疆特殊疾病,如包虫病等的研究,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特色。学校拥有 6 所三甲附属医院。约 65% 的毕业生进入新疆各级医院工作,其中兵团医院系统对本校毕业生优先录用。保研率达到 12%,并且有不少学生成功直博上海交大、华中科大等名校。
软件工程(NIIT)专业方向班(2024年首年招生):软件工程(NIIT)专业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,达到毕业要求、学位授予条件者,可获得石河子大学本科毕业证书、学士学位证书;完成NIIT课程并通过NIIT软件工程师国际认证考试后,可获得NIIT软件工程师(DNIIT)国际认证证书。
软件工程(NIIT班)只招有该专业志愿考生,高考外语语种非英语的考生需慎重报考。录取到软件工程(NIIT)专业的学生,入学后不得转专业。
转出学院不设成绩和转出比例限制,只审核学生转专业申请门槛是否符合。
由各学院制定转专业实施方案,在教学条件、师资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应尽可能满足学生转入要求,达到应转尽转。各学院不得在教学资源满足的情况下,再设门槛限制转入。各专业拟接收转入学生人数一经公布,转入学院须严格按照公布的人数作为专业转入人数上限执行。
转专业学生每学期开学前三周申请。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需符合门槛,包括:遵守学校规章制度,品行端正,身心健康;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专业要求;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一学期;招生简章中未限定不得转专业的。
以医学院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为例,我们看下细则。
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,经过2-3个学期学习后,在大类所属本科专业范围内,经个人申请,选拔分流到某一具体专业,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后续课程学习。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按照各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进行。按专业招生、培养的学生,不参与大类内专业分流。
2024届整体升学率28.32%,升学毕业生中近80%的在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和中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深造,其中出国(境)留学62人,占1.57%。
截至2024年8月31日,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2.01%。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,占41.03%。